平昌冬奥会“北京8分钟”表演,不仅向全世界传递了富有底蕴的中华文化,更展示了现代中国高科技的魅力。可您知道吗?如此复杂的人工智能机器人,从设计制作到调试完成,仅仅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支团队,了解在这场美轮美奂视觉盛宴的背后,他们做出了怎样的努力。

这个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,很多都是85后甚至90后。去年10月,“北京8分钟”创意正式确定新松公司移动机器人参加表演。作为团队领军人物,张雷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有着丰富经验,但当他第一次拿到表演方案时,还是大吃一惊。

一般工业用移动机器人侧重效率、精度和速度,运转路径多以直线、圆弧为主,这次表演却需要机器人像芭蕾舞演员一样,一边旋转一边画出完美弧线,而且是多台机器人协调运转。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进行了研发,刚参加排演时,就出现了一些问题。

可能被淘汰!这让团队所有人倍感压力巨大,他们用最短时间对机器人重新进行调试,并很快实现了24台机器人协调运转的零差错。

2月11号,技术团队带着全部设备来到平昌,在这里,他们又遇到了更严峻的挑战——排练时间紧张。

跟排演场地不同,冬奥会闭幕式场地情况更加复杂,这让移动机器人的导航系统,面临各种不确定风险。

为了应对现场干扰,技术人员升级了机器人的通讯系统,通过调试,每台机器人接受指令的网络延迟压缩到毫秒级。每天晚上,技术团队的工作人员都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,第二天一早再投入新的技术难题攻关。为了保证演出成功,他们还准备了应对突发状况的紧急预案。

炫舞“北京八分钟”,凝聚了整个技术团队的辛苦付出,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,中国制造令世界瞩目。